1.问题与困惑
2009年初,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、组织生态学大师——格伦·卡罗尔受《世界经理人》杂志委托,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就“企业发展的源动力”进行了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,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当前最需要培养和加强四个方面的能力:
能力一 对于个人发展,希望能高瞻远瞩、把握大局的人为最多,占34%
Ø 管理者如何更加全面的观察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关联?
Ø 管理者如何有条理地分析、处理复杂问题?
Ø 管理者如何更有效的整合资源,发挥更大的价值?
Ø 管理者如何筛选更有用的信息,为实现目标提供支持和帮助?
Ø 管理者如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,发现新的线索和规律?
能力二 对于创新的过程,有近半数的人十分推崇所有员工的创新能力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设计管理的制度、流程和机制,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?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从人本的角度出发,开拓视野,进行管理上的创新?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传递企业文化、企业理念,调动员工的创新热情?
Ø 管理者如何发现、培养和调动下属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?
能力三 对于公司而言,有37%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员工之间的关系
Ø 管理者如何吸引、保留优秀的员工?
Ø 管理者如何减少员工的紧张感和疲劳感?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赢得员工的认同?
Ø 管理者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内部氛围?
能力四 73%的人认为:要让别人做某件事情,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解释必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管理和激励80后员工和知识型员工?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传递工作的意义?
Ø 管理者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愿景?
……
2.课程方案
● 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作用,而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是加强对于人性的理解和认识
● 从员工情感需求的角度出发,促使员工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激励
● 增强管理者自身“洞察世事、人情练达”的能力,提升管理水平
● 以《哈佛商业评论》《连线》《快速公司》杰出编辑丹尼尔·平克通过多年研究所发现的引领未来,创新管理思维的六种能力为理论模型,结合最新的商业案例,开拓管理者的视野
3.课程形式
Ø 团队阅读+案例讲授+工具演练
Ø 共识、共鸣、共振的学习过程:通过完成任务、共同来阅读一本书实现共识,通过分享和案例讲解实现共鸣,通过工具的演练实现共振。
4.课程目标:
Ø 调整思路、启发心智,以更为全局和全面的视角审视管理。
Ø 学习如何以人为本进行管理,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。
Ø 学习如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,以及如何增强组织成员对组织发展的信心。
Ø 学习如何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
Ø 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,建设一支高效协作的团队。
Ø 学习如何拓宽创新的思路,掌握创新的具体方法。
Ø 学习如何认识工作的全新价值和意义,有效的激励自我和激励员工。
5.课程设置
● 课程对象:从事管理工作两年以上的管理者
● 课程时长:1天
● 适合人数:24人-60人
第二部分 课程核心知识点
Ø 设计感——以人为本的思维创新: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;帮助管理者更为全面的审视管理的本质;帮助管理者提升管理艺术和领导能力
Ø 故事感——文化宣导的思维创新:讲故事,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,它决定推理能力。它是展望未来、预测、计划、解释的主要方式。大多数我们的经历、知识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组织的。
Ø 娱乐感——员工参与的思维创新:在21世纪,娱乐将成为我们认知、行动和创造价值的主导方式,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前途目标坚定的话,娱乐就是一种让人欢欣和放松的行为。
Ø 交响能力:是指将琐碎的事情联结在一起的能力。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领域之间的联系;发现更广泛的模式;突破传统思维,把别人不在意的要素结合起来,发明新的模式。
Ø 共情能力:是设身处地、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、感情的能力。共情能力和领导能力息息相关,它要求具有将人们联系、团结在一起的能力,为鼓舞人心的目标而奋斗。
Ø 意义感: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探寻生命的意义,而不是为了享乐。只有找到生命的意义,我们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。